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机构设置师资队伍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精品课程学生工作继续教育校友园地党史学习教育规章制度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师队伍 
 国家团队 
 
教师简介
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师资队伍>教师简介>正文

冯佐海老师简介

时间:[2016-01-14]  来源:

Emailfzh@glut.edu.cn

一、 基本情况

冯佐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在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桂林工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在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晋升副教授和教授。曾先后担任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等职。现执教于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桂林理工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主要专长于区域构造与现代构造解析,迄今已指导6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合作出版专(编)著、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目前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会长、广西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二、学习和工作经历

2015.6-至今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博导

2009.6-2015.6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院长、教授、博导

2003.5-2009.6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系副主任、主任、教授

1999.8-2003.10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在职博士研究生

1997.12-2003.5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副教授、教授

1993.6-1997.12 桂林工学院资源系 讲师

1990.8-1993.6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 在职硕士研究生

1984.7-1993.6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教务处 助工、工程师

1980.9-1984.7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质系 本科

三、主要研究方向

1.区域构造与现代构造解析

2.花岗岩地质与成矿作用

四、讲授课程

《基础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环境地质学》、《专业导论》、《地球科学前沿》、《花岗岩构造与成矿作用》

五、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南造山带西段南东侧边界的厘定:来自桂东北鹰扬关群的约束(批准号:42072259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北早古生代韧性剪切带形成演化及对扬子与华夏陆块再拼合的约束(项目批准号:41572191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桂东北加里东期花岗岩构造样式对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陆块碰撞边界的制约(批准号:41162005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桂东中生代花岗岩体构造样式与内生金属成矿关系研究(批准号:40772126

5. 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桂北九万大山地区韧性剪切带与锡矿成矿关系研究(2019GXNSFDA245009

6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西大明山-大瑶山隆起区大规模内生金属成矿与隐伏花岗岩关系研究(2015GXNSFDA139029

7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中生代钨锡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预测(编号:2010GXNSFD013001

8.主持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桂东北稀有金属和战略性非金属矿产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桂自然资函[2020]1639号)

六、代表性学术成果

1Zuohai FENG, Zhiqiang KANG, Feng YANG, et al. Geochronology of the Limu W-Sn-Nb-Ta-bearing granite pluton in South China. Resource Geology, 2013, 63(3): 320-329

2. Zuohai Feng, Chunzeng Wang, Minghua Zhang, et al. Unusually dumbbell-shaped Guposhan–Huashan twin granite plutons in Nanling Range of south China: Discussion on their incremental emplacement and growth mechanism.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2, 48(2): 9-23

3Feng Z H, Wang C Z, Liang J C , et al. The emplacement mechanisms and growth styles of the Guposhan-Huashan batholith in western Nanling Range, South China. Sci China Earth Sci. 2011, 54(1): 45-60

4. Meng Feng, Zuohai Feng*, Zhiqiang Kang, et al. Establishing an Indosinian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for episodic granitic emplacement and W-Sn-Nb-Ta mineralization in Limu mining district, South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s, 2019, 107: 1-13

5. QIN Ya, FENG Zuohai*, HU Rongguo, et al. Timing of the Early Paleozoic Yangtze and Cathysian Convergence: Constraint from U-Pb Geochronology of Hydrothermal Zircons from Mafic Mylonite within the Shoucheng-Piaoli Ductile Shear Zone, Northern Guangxi.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8925):2030-2031

6. 胡乔帆,冯佐海*,莫江平,等.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床成因:来自流体包裹体和 H-O-S 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0doi: 10.3799/dqkx.2020.328

7. 范可,冯佐海*,王翔,等.桂林市岩质崩塌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学报,2019282):169-182

8冯佐海,王葆华,康志强,等.资源勘查卓越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广西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

9冯佐海,付伟,王葆华,等.地方高校资源勘查工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

10. 冯佐海,付伟,康志强,等.桂东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机制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8

上一条:雷良奇

下一条:单娜琳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桂林理工大学 - 地球科学学院
建议在IE8以上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下浏览本站
地址: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319号(逸夫教学楼) 邮编:541006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