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中国网链接:http://guoqing.china.com.cn/2025-05/21/content_117887102.htm

近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自获批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四个面向”,实施“科技赋能质量提升行动”“教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专项行动,发挥支部党员教师学科独有优势供给,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努力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流的生动局面,为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积极做出桂工地学贡献

一、铸魂攻坚:三维矩阵破解深地密码

团队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政治引领与学术引领双重优势,构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项目攻坚锤炼党员先锋、合作交流拓展党建外延的三维党建矩阵,将政治引领力转化为战略找矿行动力。近一年来,团队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2项,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12,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广西八桂学者”1名、八桂青年拔尖人才”3形成党建强基-人才筑基-科技破局的良性循环。团队负责人承担国家深地探测重大专项课题浅覆盖区锡多金属矿高效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集成研究,聚焦深部矿产探测前沿技术,创新集成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体系,构建多尺度三维模型,研发深地探测智能靶区定位技术,为战略找矿提供精准导航。

数智赋能AI引擎重构地学教育

团队瞄准AI时代地学人才需求,依托专业课程和《基础地质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地学教育体系,以岩浆岩岩石学”AI课程为试点,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数智化重构及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将战略找矿实践案例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模块,构建以学生为中心、AI为引擎、知识图谱为基座的教育新生态。先后组织开展AI地学讲堂、学科竞赛沙龙等活动10余场,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地质技能竞赛奖项,形成课程夯基-数智赋能-实践反哺的协同育人范式。

、社会服务:发挥优势铸就特色名片

团队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打造资源保障先锋行社会服务品牌,多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等任务,在资源勘查与矿产规划、地质防灾减灾、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技术支撑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依托地质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组建地学科普服务团开展校内外各类科普活动20余场,惠及广西桂林市、四川凉山州、江西赣州市等地区群众超千人。团队积极落实学院的“面向东盟发展战略”,组织成员先后赴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矿产部门、高校、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和科研考察工作,牵头建设中国—老挝地质矿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下一步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将持续对接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构建“大师+平台+团队科研培育模式,拓展科技服务能力,推进数智+地质教育体系改革,强化矿产资源资源保障与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深化科普惠民工程,以地质智慧持续赋能科技强国建设。

(一审:王昱琛;二审:刘希军;三审: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