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黄兴富副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我地质工程教研室黄兴富副教授与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山大学、休斯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学者合作,在拉萨地体新生地壳活跃建造过程这一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Active construction of southernmost Tibet revealed by deep seismic imaging》为题发表于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之上(最新影响因子14.92)。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共同资助,我校黄兴富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拉萨地体位于印度-欧亚板块主碰撞带前缘,其巨厚的地壳几乎两倍于全球平均陆壳厚度。然而,其增厚机制并无全球共识的理论予以解释,成为一个悬而未解的青藏高原科学奥秘,令世界学者探索了近百年。并且,沿南拉萨发现成矿时代最新的巨量有色金属矿产聚集,使这个科学奥秘更加披上神秘的面纱。为了揭开这个科学奥秘,高锐院士团队横穿主碰撞带中部,沿88.5°E完成了一条180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图1,切开了地壳,通过深部构造地球物理学综合研究分析,揭示了以冈底斯岩基为代表的南拉萨地体发育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新生地壳物质源于俯冲板片的构造回撤以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填充。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南拉萨地体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几何结构,分析了其增生过程与机理,为研究新生代全球大陆地壳净生长过程提供了范例。

该研究揭示了冈底斯岩浆弧为非传统板块理论阐述的增生于俯冲板块前缘的大陆岩浆弧,而是净增生于中拉萨地体古老结晶基底南侧,由幕式岩浆岩结晶分异而形成的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岩浆弧(图2。并且,冈底斯岩浆弧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为了解冈底斯巨型金属成矿带成矿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887-3




1 180km长深反射地震剖面,(a)未解释的深反射地震剖面(地理位置参考正文);

b)强振幅信息提取;(c)强振幅信息提取的线条图;(d)大炮单炮数据剖面。





   2 新生代大陆净生长模式,由(a)到(e)的构造演化过程揭示了南拉萨地体冈底斯全

地壳尺度岩浆幕式岩浆作用对于新生地壳形成的贡献,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生长主要发育
新特提斯洋俯冲回撤、海沟向海撤退所带来的空间,成长于后期冈底斯岩基的幕式岩浆
作用。




    


论文发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