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野外实践教学,夯实专业育人根基——学院开展灌阳填图实习集体备课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地质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一线教师野外教学能力,202592日至4日,由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牵头组织,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三个教研室参与,共计37位老师前往我校灌阳实习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填图实习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以填图实习区五条主要教学路线为基础,重点围绕每个教学点教师怎么讲(讲什么?必讲基础知识有哪些?针对不同专业方向扩展知识有哪些?)、学生怎么学(观察和测量什么?记录什么和怎么记录?绘制哪些图件和如何绘制?)展开。本次集体备课,规范了地质填图野外教学的路线和程序、统一了观察点的位置和主要教学内容、明确了记录和作图的规范格式。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不畏酷热,深入海洋山九牛河、池家坝、下车田、都庞岭林场等路线教学点,就地质现象认识分歧和教学难点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共识。冯佐海、蒙有言、庞保成、覃小锋等60老师言传身教,做好了传帮带。老师们一致认为野外实习教学是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率先吃透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讲解尺度,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地质现象。

冯佐海教授为青年教师现场答疑

主讲蒙有言教授讲解中-上泥盆统剖面岩性特征及分层标志

余勇教授统一观察点内容,并强调野外记录和作图的规范性

同时,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育人价值,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94日下午,集体备课最后一站来到了位于桂林市灌阳县新圩镇北约8km处的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地学院备课教师参观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

野外实习教学集体备课是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传统,是统一教学思想、提高师资力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今后,学院将继续加强野外教学基地建设与师资培训,推动地质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扎实野外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地质人才。


集体备课教师合影

(一审:马强分;二审:余勇;三审: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