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学院:暑期坚守显担当新学期启航谱新篇

  

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地球科学学院全体师生以实干与热情接续奋斗,在暑期与新学期交替之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暑期奋进:坚守一线护成长,精准服务促发展

暑假期间,学院围绕党建、教学、科研、学生发展等多方面需求,多措并举筑牢发展根基。党建工作持续推进,深入落实“五基三化”巩固年重点举措,开展“三会一课”规范记录培训、党员档案专项审核,完成党建新阵地建设,同时推进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准备和“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中期工作,组织各级党组织完成7、8月份集中学习,持续抓好集中整治与整改销号。

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多媒体互动演示沙盘系统”“坑道实训仿真模型系统”顺利完工并通过校级验收,数智化资源勘查与综合地质工程实训平台成功建成;“虚拟仿真探矿工程场景优化与矿产勘查智慧实验室建设”设计方案完成调研和专家论证。此外,组织教师赴灌阳实习基地开展地质填图实习集体备课,调研实习基地独立选址建设可行方案,同步推进新版实习指导书编写,为实践教学夯实基础。

科研与学科建设稳步推进,组织教师申报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奖2项、广西科技奖3项,申报2026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30项;一流学科终期评估小组成员完成评估材料整理、数据填报及终期评估报告提交工作;梳理地质学博士点建设申报材料,完成简况表初步填写 ;完成1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申报并推荐评选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以及1项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研究生教材)申报工作。

学生发展工作扎实有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在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国创赛中斩获2项金奖和1项银奖;深入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8月初,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2.83%,研究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1.3%;有序推进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工作;立足地质学科特色,组建4支实践团队奔赴桂林、防城港等县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暑假期间学院积极组织在校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直播,组织师生同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开学伊始:凝心聚力启新程,精准部署谋发展

新学期开学前夕,学院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为新学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学院开展安全检查并走访看望师生,进行教学检查及随堂听课工作,召开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务虚会,布局新学期工作重点任务。

教学质量保障成为工作核心。学院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课堂开展教学检查,全面了解教师授课状态、学生听课效果及教学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课堂上,教师们精神饱满、授课生动,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展现出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组织教师深入灌阳实习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填图实习集体备课和教学探讨活动。

学生工作同步扎实推进。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迅速完成学生报到情况统计,辅导员老师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假期思想动态与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快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热情投入新学期学习生活。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专门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暨迎新工作部署会,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全力保障新生顺利入学、快速融入。迎新期间,学院迎新现场秩序井然、暖意融融。从信息核对到校园指引,从物资发放到生活关怀,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细致周到,让初入校园的新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迎新工作圆满落下帷幕。

新学期,新征程。地球科学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推动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学院开展理论知识集中学习

学院党建新阵地建设

学院数智化勘查与综合地质工程实训平台

学院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

学工办老师暑期在岗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学生创新大赛获奖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在校师生集中观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直播

学院领导随堂听课

灌阳实习基地集体备课

学院领导班子召开务虚会

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及迎新工作部署会议

学院迎新报到点现场


(一审:李书平;二审:唐丽华;三审:陈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