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l: 18913806955 Email: 575975579@qq.com
一、基本情况
于海燕,女,汉族,1973年生,山东东营人。博士,讲师。
二、教育背景
1991.9-1995.7 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4.9-2007.6 就读于桂林工学院(现桂林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11.9-2016.12 就读于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1995.7-2004.3 胜利油田,石油工程师;
2007.6-2016.12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讲师;
2016.12-至今 桂林理工大学,讲师;
主要从事矿物学,软玉的致色机制及成矿机制研究。
四、教学成果
(一)近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课程:珠宝首饰市场,珠宝首饰评估与销售技巧,宝玉石矿床学,岩矿测试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商贸实习,宝石包裹体实验,钻石学实验,大型仪器测试实验
(三)教学研究课题
1. 2017年,申请校级重点教材一项:《珠宝市场及营销》。
2. 2017年,申请获得校级教改课题一项:“网络环境下珠宝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珠宝网络营销模拟交易平台”。
3.2018年,申请校级重点教材一项,《大型仪器在珠宝检测中的应用》。
4.2019年,申请校级在线课程一项,《珠宝首饰评估》
(四)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于海燕.《珠宝职业经理人-珠宝学历教学的新方向》,高校教育研究,2008.17。
2.于海燕. 《金属首饰材料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3. 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李东升,曾未来,李晓君.珠宝专业营销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共建珠宝营销实训实验室[J].高教学刊,2017,(08):130-131.
4.于海燕,浅谈珠宝高等教育与珠宝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J].高教学刊,2018(22):187-191.
五、荣誉和奖励
2.2017年,“珠宝首饰营销学“课件,获得广西省信息化课件比赛三等奖。
3.2018年,“珠宝首饰评估”课件,获得全国信息化大赛课件组三等奖。
六、学术研究
(一)主要科研论文
1.Yu Haiyan,Wang Rucheng,Guo Jichun,Li Jiagui,Yang Xiaowen,Study of the minerogenetic mechanism and origin of Qinghai nephrite from Golmud, Qinghai, Northwest China,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6, 59,1597-1609.
2.Yu Haiyan,Wang Rucheng,Guo Jichun,Li Jiagui,Yang Xiaowen,Color–inducing elements and mechanisms in nephrites from Golmud, Qinghai, NW China: Insights from spectroscopic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es, Mineralogical and Petrological Sciences, 2016,11,313-325.
3.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李东升,《应用元素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能谱研究不同颜色青海软玉致色元素》,岩矿测试,2019,38(3):1-7.
4. 于海燕,贾宗勇,雷威,《中国软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代矿业,2019,599(35):13-17
5.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李东升,《青海不同矿区软玉地球化学特征及Ar-Ar法定年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2018,37(4):655-688。
6.于海燕、阮青锋、廖宝丽、李东升,《不同颜色青海软玉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特征》,岩矿测试,2018,37(6):626-636。
(二)申请专利
1.一种青海烟青玉颜色变浅的方法,受理号:2017103341957。
2.一种青海青白玉颜色变浅的方法,受理号:2017103342038。